爆破器材

explosive materials


基础理论

  • 聚能射流作用于带壳B炸药非爆轰解体的研究

    胡中伟;毛益明;丁文;郭涛;姜林;张丹;解立峰;

    为了优选锥形聚能装药结构参数并探究带壳B炸药实现非爆轰解体销毁的条件,基于正交试验法,利用AUTODYN软件对射流形成过程进行模拟,探究了药型罩锥角、材料、壁厚、装药口径等不同装药结构参数对射流引爆能力v~2d的影响,并优选出了用于侵彻带壳B炸药的结构参数。利用选定的装药结构,开展侵彻带炮弹钢壳体B炸药仿真模拟,探究炸高与壳体厚度对炸药响应状态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炸高下射流侵彻引爆带壳装药的机理;并开展试验研究,验证炸药响应状态仿真结果。结果发现,对所选炮弹钢壳体和20 mm口径的聚能装药而言,当炸高小于3.50d(壳体厚度为0.2d)或d(壳体厚度为0.3d)时,被发装药在射流侵彻直接产生的冲击波或冲击波经背板反射得到的反射波的作用下发生爆轰。当炸高大于5.00d(壳体厚度为0.2d)或2.05d(壳体厚度为0.3d)时,因射流剩余能量激发产生的冲击波及反射波无法引起被发装药的爆轰,可以实现弹药的非爆轰解体。

    2025年04期 v.54;No.26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不同温度下CL-20机械感度阈值的量化研究

    方鸣坤;张宇;马智勇;吴星亮;孙磊;曾丹;徐森;

    在现有的感度试验方法中,特性落高法只能得出50%爆炸概率的特性落高,BAM试验结果只能得出临界撞击能量和载荷压力,而兰利-D最优化法能够得到不同发火概率下的机械感度。因此,采用兰利-D最优化法,研究CL-20在机械作用下的不同发火概率临界反应阈值及温度对临界反应阈值的影响。使用BAM撞击和摩擦感度仪,对ε型CL-20开展机械感度阈值研究;采用特性落高法和兰利-D最优化法,研究撞击能量阈值;采用BAM摩擦感度试验和兰利-D最优化法,研究载荷压力阈值。通过兰利-D最优化法,得到了CL-20在1%、0.000 1%发火概率下的撞击能量阈值和载荷压力阈值,分析了火炸药1%、0.000 1%发火概率在实际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结果显示:30、 60℃和90℃温度下,采用特性落高法得到CL-20的50%发火概率的撞击能量阈值E_(50)分别为2 434.32、 2 215.11、 1 955.36 mJ,兰利-D最优化法所得E_(50)分别为2 504.40、 2 297.15、 2 014.63 mJ,撞击感度随温度的上升呈现升高趋势;采用BAM试验得到CL-20的载荷压力分别为64、 56、 48 N,兰利-D最优化法得到50%发火概率的载荷压力阈值p_(50)分别为100.35、 92.77、 78.86 N,摩擦感度随着温度的上升同样呈现升高趋势。

    2025年04期 v.54;No.26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装药对防波堤爆破毁伤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钟明寿;谢兴博;茆文胜;张磊;杨贵丽;马华原;

    针对由岩石堆砌的防波堤结构,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装药量与不同装药埋深下的防波堤毁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装药量和装药埋深均可增强对防波堤的爆破毁伤效果。装药量1 kg时,埋深10 cm比无埋深的爆坑直径、爆坑深度与裂纹区直径分别增加1.11、 0.41、 0.95倍;埋深20 cm比无埋深的爆坑直径、爆坑深度与裂纹区直径分别增加2.08、 2.18、 1.97倍。装药埋深20 cm时,装药量2 kg比装药1 kg的爆坑直径、爆坑深度与裂纹区直径分别增加0.57、 0.28、 0.21倍;装药量3 kg比装药量1 kg的爆坑直径、爆坑深度与裂纹区直径分别增加0.63、 0.35、 0.51倍。可为实际爆破工程和军事作战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54;No.267 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爆炸材料

  • 典型单基发射药的冲击波感度特性

    魏俊茹;谢木阳;吕春玲;左霖玮;

    为研究发射药对冲击波的响应特性,设计了发射药冲击波感度的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3/1Z、4/7S、DF-12和DF-14等4种单基药的冲击波感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装药约束强度的增加,发射药点火后的燃烧反应产物压力积聚,推进了由燃烧向爆轰反应区的过渡,导致冲击波感度呈明显增大趋势;装填密度增大时,单基发射药的冲击波感度有显著提高。装填空隙对入射冲击波能量传递的阻碍和损耗,降低了发射药本体实际接收的冲击波能量;同时,初始点火后的燃烧反应释放能量会因孔隙稀疏而无法积聚成长为爆轰反应。发射药药型对冲击波感度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药粒的高比表面积对于冲击点火后的燃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促进了高速燃烧向爆轰化学反应区的过渡。

    2025年04期 v.54;No.267 23-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新型熔铸载体DNP炸药的临界直径研究

    刘攀;毕晓露;朱英中;林文鹏;应武江;张向荣;周霖;

    为揭示新型熔铸载体3,4-二硝基吡唑(DNP)的爆轰传播特性,建立了圆柱装药二维轴对称数值计算模型,使用标定的点火增长反应速率方程(I&G)模型对DNP炸药爆轰波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连续导线法测量了DNP熔铸炸药的临界直径。结果表明:计算得到DNP炸药的临界直径为8.20 mm,实验测得DNP炸药的临界直径为7.88 mm;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DNP熔铸炸药临界直径的研究,为DNP炸药的配方设计和战斗部结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2025年04期 v.54;No.267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深水条件下雷管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李红旗;李启佳;邹永胜;

    在航道建设工程中,施工重点在于对碍航滩段的综合性整治。目前,水下钻孔爆破已成为航道整治中效率最高的清礁方法。在进行水下钻孔爆破时,首先需考虑水深的影响,确定出适合工程的炸药和起爆器材,确保爆破效果。结合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对深水条件下雷管的环境适应性进行研究,具体关注水深对雷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下钻孔爆破施工时,当水深为0~40 m时,推荐使用高精度塑料导爆管雷管与数码雷管;同时,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雷管。当水深为50 m及以上时,推荐使用数码雷管,因为在高压与长时间浸水条件下,数码雷管性能的下降程度相对较小。

    2025年04期 v.54;No.267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爆破技术

  • 基于SSA-DBN的隧道爆破效果的预测

    施龙;崔大勇;李龙;陈迪;周长春;

    以麒麟观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深度置信网络(DBN)的SSA-DBN预测模型,将选取的8种影响爆破效果的参数作为输入指标,以平均绝对误差E_(MA)、均方误差E_(MS)和决定系数R~2作为评价指标,对DBN模型、主成分分析(PCA)优化DBN的PCA-DBN模型和SSA-DBN模型的最大线性超、欠挖和破碎块度等输出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SSA-DBN模型最大线性超、欠挖和破碎块度的R~2分别为0.997 3、 0.997 7和0.998 1;E_(MA)分别为0.461 0、 0.338 0和0.360 2;E_(MS)分别为0.297 5、 0.178 2和0.175 3。SSA-DBN模型对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最高,DBN模型次之,PCA-DBN模型最低。输入参数对爆破效果影响的敏感性指标r~2主要在0.6~0.7之间。研究结果验证了SSA-DBN模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025年04期 v.54;No.267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铁路隧道机械化装药掏槽爆破参数的优化

    高轩;尹训江;王帅帅;苗龙刚;郭亚斌;

    为实现隧道智能爆破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开展了铁路隧道机械化装药掏槽爆破参数优化的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中空孔与中心掏槽孔间距的范围。运用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理论计算取值范围内中心掏槽孔与中空孔间距为12.5、 22.5、 42.5 cm的爆破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对各模拟方案下孔底截面、距起爆中心1/2炮孔长度截面、孔口截面的有效应力、损伤演化及爆破振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心掏槽孔与中空孔间距的增大,峰值有效应力及掏槽区域损伤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平均爆破振速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槽腔贯通性逐渐变差。对3种爆破模型综合分析后,确定中心掏槽孔与中空孔间距为22.5 cm。将优化后的爆破参数应用于现场爆破后发现,岩石的大块率显著下降,平均线性超挖降低了19.23%,爆破效果良好。

    2025年04期 v.54;No.267 46-5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裂缝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

    刘欢;王欢;薛育阳;曾卓;梁淦波;汪波;

    为研究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时邻近衬砌裂缝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围岩级别下衬砌裂缝的不同分布位置和深度对爆破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围岩级别下,衬砌裂缝的不同分布位置和深度对既有隧道衬砌的振速响应无明显影响;而对既有隧道衬砌的应力响应存在一定影响。影响仅在裂缝附近,且随着分布位置、尺寸及围岩级别的不同而不同。既有隧道衬砌不同位置存在裂缝时,对结构拉应力均存在一定的放大效应。当迎爆侧边墙存在裂缝时,放大效应最显著。既有隧道衬砌同一位置处裂缝越深,附近主拉应力越大。围岩级别越高,裂缝附近主拉应力放大效应越明显。当以振速作为新建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邻近裂缝隧道的安全控制基准表征值时,应适当降低裂缝处振速的控制值,降低程度随裂缝分布位置和深度的不同而不同。

    2025年04期 v.54;No.267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